肉類食品由于酶的分解、氧化和微生物生長繁殖而失去使用價值,通過冷凍可以鈍化酶的分解、減緩氧化、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,使肉類食品處于休眠狀態,在產品生產數周甚至數月后仍保持原始質量消費。
肉類在-18℃以下即達到休眠狀態,但-23℃以下的低溫比-18℃的低溫可成倍延長冷藏期,在-30℃下的冷藏期比在-18℃下凍藏期長一倍以上,其中豬肉最明顯。許多國家明確規定,冷凍食品、制成品和水產品必須在-18℃或更低的溫度下運輸。客戶一船要求貨物在運輸期間溫度保持在-18℃以下。
1、冷凍肉的冷凍冷藏
冷凍肉類一般按客戶要求進行分割,再密封包裝,避免水分散失造成脫水干耗,然后裝入紙箱。紙箱必須施封、綁扎,并附識別標簽。在冷凍過程中應避免紙箱變形,這既影響外觀又損失冷箱內有效堆裝空間。
2、冷凍禽類的冷凍冷藏
禽肉類肌肉組織比畜肉類肌肉組織更豐富,更易出現質量下降。因此,禽肉類應使用密封裝,并在溫度-18℃以下運輸,以避免脂肪氧化、脫水干耗和腐敗菌繁殖。
3、凍魚和水產品的冷凍冷藏
魚類和水產品主要含有水份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礦物質、酶和維生素。其中蛋白質含量較高,還有人體需要的八種氨基酸。魚類和水產品與畜禽肉比較,其肌肉組織松軟,不飽合脂肪酶含量高,且酶含量也高。
魚類水產品死后易出現僵直、成熟、自溶和酸敗等四個階段,而且在僵直前還有一個表面粘液分泌過程,這種粘液是腐敗菌的良好培養基。上述四個階段持續時間較短,尤其是軟化成熟階段極短,這是因為多種酶和微生物在較低的溫度下仍有很強的活性。